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频道 > 新闻头条 >

企业减排任务“加码”

来源:中国石化报炼化周刊    发布时间:2014-12-16 09:50:59 

  “联合声明提出中国要到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峰值。这个目标一旦确立,对中国转方式、调结构会形成非常强大的推动力。”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说,目前在研究到2030年、2050年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力争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期路线图,并将有关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各领域,具体到各行业。

  苏伟所说的声明,是11月12日中美在北京发布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其中,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面临越来越紧迫的资源、环境约束。苏伟指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11.4%,但消耗了全球44.7%的钢铁、57.8%的水泥、50.2%的煤炭,不少地区排放远超计划。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全球比从1990年的10%到现在接近25%。

  苏伟说,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发展势头没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活方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顺应国际发展潮流,提升中国在世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也取得一些成绩。苏伟说,首先是确定低碳发展的国家长期战略。哥本哈根会议中国确立了到2020年减排45%、森林碳汇增加13亿立方米等目标。今年9月,联合国气候峰会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目前我们还在研究更加长远的到2030年、2050年低碳发展的目标任务,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期路线图,并将有关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实到各个领域,具体到各行各业。”苏伟说,“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下降17%,每年对省级政府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但只是分解到政府这个层面还不够,如果没有企业参与,任务是完不成的。“十三五”将更突出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和任务。

  根据《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双方还宣布了通过现有途径特别是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加强和扩大两国合作的进一步措施。推进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重大示范是当中的一项主要措施。

  声明指出,将经由中美两国主导的公私联营体在中国建立一个重大碳捕集新项目,以深入研究和监测利用工业排放二氧化碳进行碳封存,并就向深盐水层注入二氧化碳以获得淡水提高采水率新试验项目进行合作。

  碳捕集与封存(CC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捕集并将二氧化碳封存在地下深部,使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大气长期隔离的技术。当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有若干途径。预计到2050年,CCS可以贡献14%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扩大清洁能源联合研发,继续支持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包括继续为建筑能效、清洁汽车和先进煤炭技术等三大现有研究领域提供资金支持,并开辟关于能源与水相联系的新研究领域;推进绿色产品贸易,鼓励在可持续环境产品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双边贸易;实地示范清洁能源,在建筑能效、锅炉效率、太阳能和智能电网方面开展更多试验活动、可行性研究和其他合作项目也是《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将推广的措施。(宋磊)

  解读:

  美国的碳排放指标出现拐点是以720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作为支撑的(6200亿立方米的基数外加第三阶段1000亿立方米的增长),且其能效水平是我国的2.5倍。

  而我国当下的天然气消费水平不到2000亿立方米,2013年消费量为1676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30%。受天然气价格改革进程缓慢影响,目前的LNG接收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尚不具备大规模接收进口天然气的能力。国内天然气产量增长空间也很有限。因此,若以美国做参照,用天然气大量取代煤炭,从而减少碳排放的道路基本走不通。

  链接: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简介

  二氧化碳捕集过程主要分为3种技术:一为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在烟道气处用溶剂来捕集;二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前先与蒸汽、空气或氧气反应,被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后续在转换器中被转换成二氧化碳,然后分离;三是富氧燃烧捕集,燃料在氧气中燃烧,而不是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主要是水蒸气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80%),随后冷却烟气,除去水蒸汽,剩余二氧化碳。

  一旦有效地捕集了二氧化碳,就需要将其运输到一个合适的封存地点。二氧化碳在7.4兆帕、31摄氏度状态下压缩的运输效率最高。在这种情况下,二氧化碳达到临界状态,虽然是液体但是有气体的性质,可以在高压下,使用天然气运输管道相似钢管运输,或者船运。

  适宜的二氧化碳封存地点包括废弃的油气田或者深部盐水层,深度最少是800米,周围的温度和压力要求足够使二氧化碳保持液态或超临界状态。同时,要通过物理和地质封存阻止二氧化碳在封存地点移动。

  相关新闻阅读

  ——由中国石化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碳捕集专业组自主研制的“二氧化碳捕集连续测试与工艺开发实验平台”已投运,可应用于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天然气二氧化碳捕集及油田伴生气二氧化碳捕集等研究领域。该实验平台采用框架式设计,包括燃煤炉部分、水洗预处理部分和捕集部分,集成了常规二氧化碳捕集工艺、碱洗工艺、吸收式热泵工艺等。

  ——中原油田以“碧水蓝天”环保计划为契机,先后投资1.53亿元,重点实施该油田石油化工总厂二氧化碳装置及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项目建设。项目工期为5个月,计划2015年2月中交。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为减排利用二氧化碳和开展二氧化碳驱油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胜利油田已形成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纯化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套技术,建成世界上首个燃煤电厂烟气捕集封存利用全流程示范工程,年捕集液化二氧化碳近4万吨,纯度在99.5%以上,全部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

  评论:碳捕集与封存需搭起产业政策框架

  一直以来,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是煤炭比重较高,长期在70%左右徘徊。这一比重不仅高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而曾经是第一排放大户的美国由于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及天然气对煤炭的有效替代,碳排放已经连续出现下降趋势。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中美第一排放大国的地位转换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来自国际社会。

  美国因天然气消费比重的提高而出现了碳排放下降的趋势,而在经济结构相对稳定、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和技术进步相对缓慢的条件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

  综合来看,现阶段控制碳排放的最有效途径便是发展碳捕集与封存产业(CCS),而要发展CCS,改革相关制度是当务之急。

  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则,企业排放二氧化碳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企业也就没有推进CCS的内在动机和需求。笔者认为,通过制度改善和政策调整推进CCS发展,至少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尽快出台碳税政策,向碳排放企业征收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税。这一措施可以促使企业技术革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逐渐形成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一体化产业链。

  二是对从事碳埋存的企业补贴或者通过财政出资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二氧化碳埋存项目的实施。其中,最理想的方案是实现二氧化碳埋存与利用兼顾,石油行业中二氧化碳驱油、驱气技术的进展和相关项目的实施为这种结合创造了条件。

  在加大补贴力度和出台碳税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我国的CCS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特别是埋存方式。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等行业,将这些行业运行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专业埋存或通过在驱油、驱气项目中的大量应用以实现埋存与利用兼顾,是未来我国CCS产业运行的必然模式之一。

  我国目前正处于油气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提升国内油气产量是保障能源供应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老油田、新兴煤层气产业应用二氧化碳驱油、驱气的潜力较大,完全可以作为CCS产业发展规划重点。

  就全球层面看,CCS项目目前并未大面积铺开,少数国家和一些石油公司虽然参与和投资,且部分项目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很多国家仅仅处于规划阶段。

  国际能源机构(IEA)认为,由于技术成本高昂,且缺少针对CCS项目的政策激励,全球大型CCS项目实施普遍受到影响。IEA同时认为,碳捕集和封存并非减排替代措施,而是其他低碳能源技术和节能技术的必要补充。未来全球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继续上升,因此采取CCS措施尤为重要。随着各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意识的增强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碳捕集与封存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在以煤为主能源消费结构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我国更应重视CCS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实施,尽早落实、认真部署。(罗佐县)


稿件来源:中国石化报炼化周刊 http://www.zb.aeenets.com/【投稿QQ:793002625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