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4-01-09 10:25:45
借事升级
事:鲁克沁采油厂采用“掺稀降黏”方式,促进稠油持续上产。随着稀油掺入量不断增加,产出效益被打上问号。
因:埋藏超深、黏度超高,储量品位低,含水情况复杂,掺稀比难以掌控。
补:摸清底数,优化参数,按照不同油井含水情况、稠油黏度确定掺稀比,最大限度节省稀油掺入量。
果:去年,这个厂生产稠油58.31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鲁克沁油田2013年生产稠油58.31万吨,较2012年增长34%,掺稀比由前年的1.35降到去年的1.08,相当于每采出1立方米稠油可节约0.1立方米稀油,为吐哈油田效益发展做出贡献。”1月8日,吐哈油田公司鲁克沁采油厂副总工程师、采油工程室主任穆金峰自豪地说。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 鲁克沁就发现稠油油藏,但多年来高储量难以转变为高产量。主要原因是鲁克沁油田稠油具有埋藏超深、黏度超高和开采难度极高的特性。
国内外稠油油田开采主要依靠热力降黏采油方式,形成蒸汽吞吐、火烧油层和蒸汽驱替等工艺。但这些成熟工艺仅适用于埋藏深度小于2000米的浅层至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发。对埋深2700米至4000米的鲁克沁超深超黏稠油油藏并不适用。吐哈石油人经过多年攻关,找到具有吐哈特色的“掺稀降黏”采油方式,以此打开超深稠油油藏开发的窗户。
“掺稀降黏”,就是将黏度较低的轻质稀油用电泵送入井下与稠油混合,降低黏度,增加流动性,提升采油效率。在“掺稀降黏”技术支撑下,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迎来规模开发,单井最高日产量超过15吨。
由于大部分稠油油井都要掺入稀油,再利用深井泵将掺稀稠油举升出来,吐哈油田现有稀油产量远远不能满足稠油掺稀需求。随着稀油掺入量不断增加,油田产出效益也被打上问号。如何解好这道“掺与产”的方程式,用最少稀油产出最多稠油,是摆在吐哈人面前的一道创效难题。
鲁克沁采油厂在“掺稀降黏”中“斤斤计较”,在保证稠油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掺稀比。
“我们根据对每口井取样化验所掌握的黏度和掺稀压力等数据,分区块、分井况制订月度掺稀量优化表,对掺稀方式、日产稠油、标定稀稠比和标定日掺稀等内容做了详细注解,并根据气温和井口变化,及时调整相关参数。”鲁克沁采油厂生产运行科副科长邹成林说。
采油工根据井筒产出的稀油与稠油混合液黏度仍低于稠油的特点,实施二次掺稀,使掺稀比从1.5降到1.25,节省稀油用量。去年年初以来,这个油田300多口稠油井平均日节约稀油217立方米。
针对老井产量递减加快、含水率上升、稳产难度大的实际,吐哈油田加大技术攻关和创新力度,以精细油藏管理和加大老井措施挖潜为核心,开展稳油控水技术研究。
针对鲁克沁稠油高密度、高黏度、高凝固点、高非烃含量和中等含蜡的特点,技术人员开展“天然气吞吐”研究,降黏效果非常明显。
2013年,技术人员把稠油调剖技术试验列为重大试验攻关项目,积极优选调剖井层和调剖体系,强化现场施工监控,及时调整施工参数,跟踪评价施工效果,实施稠油调剖的11个井组中,5个井组见效率达到100%,累计增油1700吨、控水2500立方米。
为解决常规蒸汽吞吐无法有效增产的难题,吐哈油田在鲁克沁东区英4平1井和英501井率先实施超临界蒸汽吞吐矿场试验,取得重要进展,稠油日产量稳定在5立方米。
在持续完善超临界蒸汽吞吐、汽水交替驱和化学调剖等技术系列的同时,吐哈油田科研人员积极开展注温水、火烧开采等技术攻关,推动稠油储量的升级动用和效益开发。
稿件来源:中国石油报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