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频道 > 国际要闻 >

乌克兰的天然气中间商们

来源:能源    发布时间:2014-05-16 10:01:32 

  业务遍及前苏联地区的乌克兰天然气中间商,既是臭名昭著的国家蛀虫,也是那个特定时代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3月13日,乌克兰著名寡头德米特里·菲尔塔什在奥地利维也纳被捕。奥地利警方应美国联邦调查局请求执行了此次逮捕后,计划将这位去年以332.7亿美元身家在乌克兰富豪榜上排第四的寡头引渡至美国,在那里他将面临行贿及有组织犯罪等罪名的调查。奥方创纪录地为其开出了1.25亿欧元的保释金,涉足乌克兰化工、能源、房地产等产业并在乌政坛也涉足甚深的菲尔塔什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这笔钱,不料它们却被冻结在了银行里。截至3月31日,这位寡头仍然身陷囹圄。

  在乌克兰正成为俄罗斯和西方激烈对峙前沿的背景下,这位寡头的被捕格外引人关注。被传言与菲尔塔什生意有涉的中亚几国纷纷站出来否认与这位寡头有关系,其中包括早年间曾与菲尔塔什做过不少生意的土库曼斯坦政府。而各界最关心的还是美国得到这位寡头后打算如何"使用"他,因为众所周知菲尔塔什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天然气交易中重要参与者,其中涉及两国权力精英的诸多秘密都可以从他那里找到"出口"。实际上,围绕着菲尔塔什所可以展开的是一段苏联解体后横跨俄罗斯、乌克兰乃至土库曼斯坦三国空间的能源交易历史图景,其中的疑点、秘闻、精英更替、政坛斗争都解释了在俄与西方围绕克里米亚对峙正炽之时,这位被捕的寡头缘何可以在冥冥中成为决定大势的"风暴眼"。

  中间商缘何崛起?

  乌克兰从上世纪20年代就开始开采天然气,是前苏联最早开采天然气的地区之一。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一度从这里修管道,欲向柏林供气,战后乌克兰的达沙瓦则开始向基辅、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供气,并先后向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出口天然气。1973年,乌年产天然气达到680亿立方米这一峰值,此后却一直走低,苏联解体后年产只有200多亿立方米,被迫同俄罗斯开始了持续至今且让多方都一直纠结的天然气买卖关系。

  在苏联解体前两年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一统苏联天然气产业的苏联天然气工业部部长切尔诺梅尔金,不得不在这个帝国解体之时接受原本拥有8000亿立方米的世界第一年产量、16万公里天然气管道和数千眼气井的"俄气",因为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而瘦身三分之一的事实。但是,各加盟共和国在分得自己的一块"俄气"之后却面临着天然气帝国解体后资源难以配置的难题。"土库曼天然气工业公司"有气却没有买主,"乌克兰天然气工业公司"拥有前苏联通往欧洲天然气管道中的95%,却缺少气源也缺少购气的资金。俄罗斯"俄气"的境遇倒是强一些,但要想向欧洲出口也得借道乌克兰。显然,合作是必然的。

  1992年,乌克兰自行开采了209亿立方米天然气,但天然气需求却达到1141亿立方米。乌克兰政府自那年就开始利用配额从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进口天然气。其中,俄乌两国于当年8月20日签署了《天然气供应及过境运输协议》,为两国天然气买卖规定了法律框架。1993年时任乌总理的列奥尼德·库奇马访问土库曼斯坦,与土方签订多项协议,敲定两国天然气贸易框架。但是缺乏资金的窘境让乌只能拖欠气款。到1994年,乌克兰拖欠土库曼斯坦的气款已经达到8亿美元。1993年2月,乌拖欠"俄气"的气款已经达到1380亿卢布,按当时汇率约合2.8亿美元。到了1994年月,该数字飙升至1万亿卢布,按当时汇率约合6.7亿美元。1996年1月1日该数字达到16.6亿美元。1993年乌土两国曾重组乌欠土债务,但到了1994年土方不得不终止供应天然气。

  而"俄气"方面虽然数次威胁给乌克兰"断气",但最终只在两国1993-1994年第一波天然气争端中于1993年8月断了5天并在后来减少供气。乌克兰手中的气管显然起了作用,有它们存在,俄方便无法完全中断供气。不仅如此,俄方还得承受乌方从俄外输欧洲天然气中暗中"截气"所带来的损失。俄方的打压动作也收效甚微,因为乌政府手中始终没有钱,即使基辅祭出给国内欠缴气费者断气的手段,他们也还是收不上来钱。

  这种情况下,变通之举自然会浮上水面。"俄气"首先建议租下乌境内一些重要的天然气设施,以此冲抵欠款,被乌拒绝。但此后乌方用诸如同意俄独享苏联海外资产等其它利益来作为交换条件,继续维持着两国脆弱的天然气贸易。乌方提出的用其它商品冲抵气款的建议则被采纳。该建议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易货贸易"。这种贸易在俄乌天然气贸易中还不算广泛,但在乌克兰与中亚国家,尤其是与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贸易中被广为使用。在独联体诸国普遍缺少外汇的背景下,乌克兰开始用天然气管道、武器、大客车甚至圣诞树来换取土库曼斯坦天然气。1994年11月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访问基辅时就与乌方敲定乌为土建设一些项目,如修建送电线路、发电站和维修电机,以此换取土方天然气。这也成了一种变相的易货贸易。其实,易货贸易并不让中国人感到陌生,90年代东北边贸中在中俄边境活跃的恰是这种贸易方式。而中国东北的边贸与乌土的易货贸易恰在同期出现。

  曾于1992-1996年领导"阿塞拜疆天然气运输公司"的塔里耶尔·古谢伊诺夫亲历了那个时代。他曾回忆称,当时几乎可以用任何东西从土库曼斯坦换天然气,石油开采设备、鞋子、纸尿裤、白兰地,甚至淡水,"那是非常划算的买卖,灌一拖船淡水,把它发到土库曼斯坦,一切就都搞定了"。当然,土库曼斯坦向乌克兰输送天然气还得通过俄罗斯的管道。

  国家拿不出足够的外汇购买天然气,被迫用其它利益冲抵气款,更是开始采用易货贸易。这些都为私人资本进入乌克兰的天然气产业创造了条件,而从巴卡伊、菲尔塔什到季莫申科等一众乌克兰富豪、政客的发迹路也就是从天然气生意中延伸出来的。

  巴卡伊那一年

  "所有乌克兰富豪都从天然气产业那里赚了大钱"。

  这是第一个从乌天然气产业中崛起的富豪伊戈尔·巴卡伊给的判断。研究过这些富豪的发迹史之后可以发现,巴卡伊所言不虚。

  菲尔塔什认为巴卡伊是乌克兰天然气产业中第一位大贸易商,而且是"商品换天然气"这种易货贸易被大规模采用的先行者。这位1963年出生的前伐木工人在苏联解体后的生意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这种商品在当时的后苏联空间当然是比较紧俏的,普京担任圣彼得堡副市长时受命操作"能源换食品"计划便是一种表现。当时,一大批商人都在做这种生意,巴卡伊是其中之一。

  但是,到了1994年他经营的"共和国"公司多出了一项业务--土库曼斯坦方向的天然气贸易。那年3月,时任总理的维塔利·马索尔将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进口的独家经营权授予了"共和国"公司,同时该公司还负责乌土之间的天然气结算。兴奋的巴卡伊将几车毡靴和胶鞋发到土库曼斯坦,换回了自己的第一批天然气。

  其实,当时在乌克兰经营天然气跨国贸易的私人公司还有好几家。1992年,俄罗斯人在莫斯科组建了"俄罗斯天然气"贸易中心,多家乌克兰企业在这里买气,其中包括"斯蒂罗尔"、"伊利奇"钢铁集团、北顿涅茨克的"阿佐特"公司、敖德萨港口工厂等好几家进口商。但是这好事最终砸到了巴卡伊头上。看看这位商人当时的人脉网就可以找到一位重要的人物--亚历山大·克拉夫丘克--乌克兰首任总统列奥尼德·克拉夫丘克之子,当时巴卡伊与这位总统之子一同经营着名为"乌克兰-美国贸易院"的一家公司,这是他凭什么获得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独家经营权最有力的解释。在有关巴卡伊的叙述中,他的公关能力频频被提及。这位商人曾主办了乌克兰独立后最早的选美比赛,由他选出的女郞时常出现在他在乌国内圈地4000公顷建的人工打猎场里。这些女郎被巴卡伊用来和包括一些珍稀动物在内的珍禽异兽一起讨来这里消遣的政客们的欢心。

  就是凭着这个本事以及财力,巴卡伊此后先后成为国有能源集团"乌克兰石油天然气集团"领导人、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工业联合会领导人和乌克兰国家事务局局长。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他崛起的起点就是凭借与总统之子的关系入局天然气产业。

  至于原本在政府层面运转的乌土天然气贸易为什么转入私人公司轨道,这只能用当时乌政府严重的气款拖欠以及两国天然气贸易开始普遍采用易货贸易来解释。巴卡伊后来回忆称,这是土库曼斯坦方面的要求,他们希望开始跟私人公司打交道,而不是乌克兰政府。此外,易货贸易的基本逻辑也决定了私人公司的角色要比政府更加合适。

  仅1994年一年,这项天然气贸易就为巴卡伊赚了5亿美元,那一年他将100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输入了乌克兰。自此,巴卡伊走上了暴富之路,乌克兰的天然气贸易也迎来了孕育了多位寡头的中间商时代。

  代际转换

  继巴卡伊之后崛起的两位寡头伊戈尔·马卡罗夫和菲尔塔什也都一开始经营食品贸易,而后开始天然气贸易。三位商人财路的一致再次凸显了当时那个时代条件下乌克兰最赚钱的买卖就是天然气和食品,这些紧俏商品被商人们大为热捧。由于"共和国"公司还负责乌土天然气贸易的结算,所以许多同土方做易货贸易的公司都在向土方发货之后来找"共和国"公司要钱,该公司则从土方那里收入相应数目的天然气。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巴卡伊认识了马卡罗夫和菲尔塔什,也就是继巴卡伊之后的两位天然气贸易大中间商。

  巴卡伊回忆称,他是在"共和国"公司作为天然气中间商的那段时间里在一位土库曼斯坦部长的办公室里认识马卡罗夫的,当时马卡罗夫发了一批食品给土方,但没收到回款,他找到部长要钱。部长把他介绍给巴卡伊,让马卡罗夫找他要钱。不久后,土方又欠了菲尔塔什300万美元的食品货物款,同样的方式下,巴卡伊又认识了菲尔塔什。

  巴卡伊或许没想到这两个人日后成为了自己的替代者。当时,巴卡伊和马卡罗夫展开了合作,他们或是把从土方得来的天然气卖给乌方消费者,或把乌方用来支付天然气的各种货物拿到国际市场上以市场价出卖,利润往往可以达到成本的2、3倍。这么好的买卖,马卡罗夫首先心动了。他也从总理马索尔那里搞到了天然气经营权,也开始同乌克兰企业打交道,帮助他们搞天然气。马卡罗夫后来回忆称:"为了天然气,他们拿出了所有的产品,电视机、冰箱、药品、铁钉、胶鞋,足足有12000多种不同产品"。他认为,这种复杂繁琐的生意只有通过中间商才能完成,政府应付不来。

  作为一位1962年出生的土库曼斯坦人,马卡罗夫早年间曾是一位自行车运动员,后来放弃运动事业开始做食品生意。发达后,他成为俄罗斯自行车运动联合会主席,这当然不是偶然。主要生意集中于俄罗斯的马卡罗夫也是凭借私人关系在乌克兰的天然气产业中入局的,这是直至现在都在后苏联国家中无法避开的铁律,马卡罗夫也不能免俗。他拉关系的才干让巴卡伊自愧不如。

  这是巴卡伊自己承认的,但他所指的才干不是具体手段,而是能看破全局关键的眼光。巴卡伊回忆称:"我与乌克兰和土库曼斯坦两方面的关系都非常好,但是我忘记了,在后苏联空间的天然气产业中以'俄气'为代表的俄罗斯势力才是真正的大佬。"马卡罗夫更早地明白了这个道理,他首先与"俄气"达成了合作关系,然后便成功地让自己的"伊特尔"公司将巴卡伊的"共和国"公司踢出了局。

  马卡罗夫回忆称,他于1995年1月第一次与时任"俄气"总裁的列姆·维亚希列夫见面,当时他让后者明白只有与"伊特尔"公司合作,"俄气"才能摆脱当时的窘境。当时,俄罗斯天然气巨人正面临着被广泛欠款的窘境。俄国内天然气消费者欠它150多亿美元,而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又欠它70多亿美元。问题还是一样的,大家都缺外汇,易货贸易解决不了"俄气"缺钱的难题,而且作为前苏联天然气产业最大继承者,"俄气"还承担着保证俄境内天然气使用及部分保证其他独联体国家天然气使用的责任。必须找到一个让大家都可以搞到外汇的途径,否则后苏联国家的天然气贸易无法恢复正常。问题又回到"共和国"公司入局时的逻辑,只有私人公司才能解决这个问题。私人公司可以应付易货贸易,可以通过易货贸易让国与国之间的天然气贸易运转起来,而这样一来也就有了更多的天然气用来出口到欧洲来换取外汇。马卡罗夫把这个道理跟维亚希列夫说明白了,这位早年间作为切尔诺梅尔金左右手一同成立了"俄气"的巨头接受了这套解释。于是,俄罗斯乌克兰之间的天然气贸易也有了自己的中间商,那就是马卡罗夫的"伊特尔"公司。

  当然,仅仅让维亚希列姆明白与自己合作的重要那还不够,马卡罗夫当然也得"出点血"。当时维亚希列姆的两位重要副手维亚切斯拉夫·舍列梅特和亚历山大·普希金被传拿到了"伊特尔"公司的股份。

  在这一变局发生半年多以前,巴卡伊的靠山、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在他被迫提前举行的大选中输给了列奥尼德·库奇马。新总统上台后,立即着手重新理顺天然气进口秩序。一朝天子一朝臣,巴卡伊连土库曼斯坦方向的天然气进口权都失去了,新中间商顺理成章地成了马卡罗夫的"伊特尔"公司。

  其实,巴卡伊的中间商时代也就持续了一年时间,尽管这已足够他赚得盆满钵满。马卡罗夫的中间商时代来了。这时已经应该注意一个问题了,中间商的出现是因为易货贸易以及债务拖欠的广泛存在,那么当这些问题都逐渐不存在,中间商还会继续存在么?这成为日后戏码的一个关键,尤其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这也成为美国眼下对第三代乌克兰天然气贸易中间商菲尔塔什如此感兴趣的关键原因,"俄气"两位高管在"伊特尔"公司拿股份的传言已经预示了今后的戏码。

 
稿件来源:能源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投稿QQ:793002625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