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0 21:37:17
3月底,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之一赴俄罗斯,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俄石油公司在公告中称,将考虑中石化参与东方石油化学公司的可能性。
“我们双方只是有一个合作的想法,两方还在商谈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何时能最终确定还没有时间表。”4月8日,中石化内部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
业内专家人士分析,上述炼油项目引入中石化或许是为了借助其零售网络,打通下游销售渠道。
东方石化炼油迟未开建
2006年3月,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中国、俄罗斯成立合资企业深化石油合作的基本原则协议》。作为这一协议的产物,2007年11月底,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就在天津注册成立。
按协定,中石油、俄石油在上述合资企业中分别占股51%和49%的股权。合资公司将在天津建设炼油厂,投资约为50亿美元,炼厂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300万吨。与此同时,供给炼厂的70%的原油来自俄罗斯,约30%来自国际市场。
在每年通过“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管道向中国出口的1500万吨石油的基础上,俄方计划额外提供原油给天津炼油厂。俄方公司计划将自己东西伯利亚油气田出产的石油提供给工厂,包括伊尔库茨克州。
不过,截至目前,上述炼油项目还没有实质性的开工建设。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王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虽然这个炼厂多年前已经提出了,但是炼厂从俄方进口油源的问题一直没有谈拢;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之前没有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成品油定价受国家管制,俄方也可能担心进口的原油加工会出现亏损,影响到自己的收益,项目也就没有大规模上马建设。
3月22日,中俄达成新协定,将把每年对中国的原油供应量在1500万吨提高一倍,至3100万吨。此次俄方增加的原油供应量主要是满足天津炼厂的原油需求。而3月27日,国内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出台,几乎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
王震认为,现在俄方增加了1600万吨原油供应,炼油项目的油源问题已经解决了,新定价机制的出台也能保证炼油项目的盈利前景。
俄石油欲拉中石化参与
王震表示,中俄能源合作中,“两桶油”之前都与俄方有合作,只是中石油与俄方在原油贸易进口量上最大,天然气合作中占据主导,所以,外界多认为中俄能源合作多涉及中石油。
3月22日,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和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签署了全面合作备忘录,规定扩大双方公司的合作关系。俄石油公司在随后的公告中称,将考虑中石化参与东方石油化学公司的可能性,以及参与的条件。
这是俄石油公司首次表态在中俄东方石化千万吨炼油项目上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中石化在石油化工领域本就优势明显,参与东方石化并不存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缺憾,与中石油、俄罗斯石油公司展开合作也在预期之中。
“引入中石化可能更多是考虑到炼厂下游的成品油销售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道,“这很可能是俄方提出的,因为,中石化有全国最大的加油站销售网络,炼厂的下游销售渠道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俄石油公司的利润回报。”
据悉,东方石化炼厂第一阶段包括制定技术经济论证和建设工厂。合资企业的下一个阶段是在中国成立加油站网络。
截至2012年底,中石化在全国有30836座加油站,今年预计再增加1000座。而中石油加油站数量为19840座。
王震分析,国家也可能希望中石化加入上述项目以分担风险,这也有利于中石化进入俄石油上游领域开展合作。
此次,双方合作备忘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开采、石油加工和石化、液化石油气加工领域,还有对华出口原油、石油产品以及在将来出口液化天然气的领域。
2005年,中石化曾与俄油公司就共同投资开发萨哈林3号项目达成协议,最终却因开发成本过高、勘探结果极其不理想而折戟。
任浩宁认为,短期来看,俄罗斯完全放开上游勘探领域的可能性不大,中方即便做出较大让步也很难博得俄方的认可。东方石油化学公司以炼油化工为主,化工产品大量销往中国境内,会对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化业务造成一定冲击。不过,二者之间的合作并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国家之间在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或有其他目的。
两桶油或首次握手联合
1998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分家,两家巨头曾在很长时间内“一南一北,划江而冶”,此次,“两桶油”有可能是在重大项目上的首次“握手联合”。
王震分析,按常理说,中石油、中石化很少在同一个项目中展开合作,一般都是各干各的,而在一些海外投资中还存在竞争性关系。
中石化内部一位专家分析,上述合作备忘录多为意向性和框架性的,具体的合作是需要企业层面来操作的,而企业间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
在过去几年的海外投资中,中国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能源海外投资。
在非洲能源企业TullowOil的案例中,中石化、中海油和中石油都是有意的竞购者,而在Repsol-YPE的阿根廷业务收购中,中石油和中海油是直接的竞争者。
任浩宁认为,中石油、中石化均属国有大型油企,其发展战略、对外合作均有很强的央企色彩。企业发展、经济效益是企业在决策时要考量的重要问题,而社会责任、能源安全等领域也要同时兼顾。
2010年,国家相关部门曾要求国有石油公司在竞购海外油气资产时进行联合,避免出现彼此直接竞争的局面。
林伯强认为,“两桶油”在国内项目上没有合作的必要性,而天津东方石化项目涉及到外资,商业上的合作原因很能猜测,但可以肯定在某个方面需要中石化,不管怎样,中方一定是项目的控股方。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能源网 http://www.aeenets.com/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