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亚欧能源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添加投稿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频道 > 党建政工 >

海油人荣获“五一劳动奖”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14 23:57:39 

海油人荣获“五一劳动奖”
2个单位、12名员工、8个集体分获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周心怀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作为代表发言

        4月2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海油共有2个单位、12名员工、8个集体分获201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

        大会主题报告号召广大职工:踊跃投身创先争优建功立业活动,广泛掀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新高潮,让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使广大职工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总工程师周心怀因在建设“海上大庆油田”进程中的突出贡献,经全国总工会推荐,被中宣部确定为6位“五一”期间重点宣传的劳模典型人物之一。会上,他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代表作了先进事迹发言。全场700多位听众无不为海洋石油人“为国找油”的坚定信念、“战天斗海”的昂扬斗志和“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所感染。

       据了解,今年共有306个单位、1221名职工、1075个集体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今年的评选表彰呈现出紧跟时代步伐、注重知识、强调技能的特点。技术技能人才、创新集体的获奖数量明显增多,彰显出国家对知识型、技能型劳动者的鼓励与肯定。(记者 郭琦 王冠一)

附录1

光荣榜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奖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

        作为“海上大庆油田”的建设主体,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4000余名干部员工勇战海冰、智斗台风,通过“立体挖潜”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油气产量的新突破,书写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新篇章。他们通过技术创新最大限度地释放油田产能,使渤海老油田连续5年稳产;他们不断拓展、延伸天然气管网,实现了油田区域整体开发;他们变“独立供电”为“网络供电”,将钻机模块拆分为“模块钻机”,为边际油气田的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2010年,他们勘探发现25个油气田,新增地质储量超过5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荔湾3-1、流花29-1等油气田的相继发现,拉开了深水勘探开发的序幕。

中海海南发电有限公司

       中海海南发电有限公司(下称洋浦电厂)总装机容量44万千瓦,是海南省最大的天然气清洁能源发电厂。公司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发电,节能减排效果明显,绿色低碳效应显著,减轻了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自2004年投产至2010年底,公司已连续安全生产2486天,共累计完成发电量112.31亿千瓦时(相当于2008年海南省全年用电量),累计上缴税收5.19亿元,为海南省经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洋浦电厂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在2005年百年一遇的“达维”强台风抗灾中,电厂成功完成了中国电力工业史上的第一次“黑启动”,确保了电网的电力供应。此外,电厂很多员工乐于奉献。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陈 壁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天津分公司原总经理

         担任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期间,陈壁带领广大干部员工深入研究、科学论证,为渤海油田上产3000万吨作出了不懈努力。他带领公司领导班子紧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以地质油藏为核心,构建了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的高效管理模式,引领渤海油田进入健康、高速、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创造了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速度和效率两大奇迹,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周心怀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总工程师

          周心怀投身中国海洋石油勘探事业15年,是中国海油最年轻的总公司级技术专家。“十五”期间,他作为辽东湾勘探研究项目负责人,勘探发现了锦州25-1南等11个油气田、石油地质储量5.3亿立方米,直接为中国海油建设“海上大庆”贡献516万立方米产量。“十一五”期间,他带领团队发现大中型优质油气田23个,形成5大亿吨级优质油田群,获石油地质储量13.6亿立方米,并将为渤海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1200万吨高峰产能。他出版专著1部,参加AAPG等顶级科技论坛宣讲论文5次,发表文章23篇,摘得全国青年地质科技领域最高奖——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次、二等奖3次。

谢梅波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钻完井技术管理部作业经理、钻完井专家

          大学毕业后,谢梅波便投身海洋石油采油、钻井和完井事业,从平台到井下,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岗位,他都努力做出“精彩”。他善于整合、调动海油系统的钻完井技术力量,将渤海油田的“优快钻井精神”推广到其他海域,为发现更多储量、把储量变成产量、实现5000万吨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组织撰写并推广应用《钻完井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等规范,将以前只能依靠进口的采油原材料变为“中国心”,有效降低了油田的前期勘探开发成本,间接创造经济效益100亿元。

唐广荣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生产部经理

        投身中国海油20年,唐广荣逐渐成长为具有优秀决策能力和协调运筹能力的管理干部,曾获总公司“优秀青年干部”、涠西南油田群“总体开发三等功”等22个奖项。“十一五”期间,他带领湛江分公司生产管理团队实现了文昌油田群“零调试投产”,其管理创新成果获得了总公司级和行业内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他高效利用各类增产措施克服产量缺口,实现了南海西部油田连续三年超千万立方米。

秦成岗

中共党员、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研究院项目经理

         秦成岗以“构建和谐高效项目组”为目标,带领全体项目组成员创造了良好业绩。2006~2010年,番禺天然气项目组技术预审和风险预审的通过率均高于90%,2007~2009年,番禺35-2气田、番禺35-1气田的发现和成功评价,使白云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完全依靠自营发现的天然气储量突破了1000亿立方米,为广东省和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5月,流花16-2轻质高产中型油田的发现改写了番禺低隆起地区没有油田的历史,盘活了周边大批有利目标。

黄凯文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钻采专家

        从事海洋钻井20余年,黄凯文从甲板工成长为钻采专家,先后攻克了井壁失稳历史遗留技术和高温超压钻井技术两大技术难题,大大加快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进程,提高了油气资源利用率,也提升了中国海油在国际石油行业中的美誉度。他成功实现了中方代替外方担任作业者,开创了中外石油公司合作的新局面。他创建了南海西部钻井作业模式,大大弥补了钻井技术及作业队伍年轻、经验不足的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他通过井壁稳定技术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作业中的有效应用,大大激发了钻井技术人员科技创新的热情。

于观成

中共党员、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塘沽基地定向井工程师

         于观成立足岗位、辛勤耕耘,是定向井服务领域的业务先锋。几年来,他累计完成高难度水平井作业40余口、大斜度井作业20余井次,多次完成了高密度丛式水平井、三维水平井防碰等高难度作业。在辽东湾高密度丛式井项目中,面对在40个槽口布井48口的高难度设计,他的业务水平、拼搏精神和沟通能力获得甲方的高度赞誉;针对钻修机的特点,他摸索出“画线定向钻进”方法解决作业难题,使甲方对公司的员工和设备的信心倍增;他成功实现了公司随钻设备与合作方旋转导向设备的挂接,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

宋峥嵘

中共党员、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青岛)设计部经理

        宋峥嵘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年轻团队完成了4座万吨级中心平台、15座井口平台、5座生活楼、4座钻机模块的加工设计及技术服务,在青岛场地创造了“3天吊装8大片”、“7天装船3大块”的纪录,缔造了世界海洋石油工程史上的奇迹。他在“废料堆”里做文章,成功将8个甲板支撑结构再利用到旅大32-2PSP组块中,节约了160吨钢材加工量和200万元左右的费用。他申报的4项国家专利和7项重要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海洋工程建造领域的技术空白。

黄 波

中共党员、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技术服务分公司钻采工程研究院提高采收率研究所所长

        2003年,中国海油吹响了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号角,黄波毅然从驾轻就熟的原研究领域投身到提高采收率事业中。他始终坚持“技术综合就是创新,交叉渗透就是突破”的理念,参加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相关的国家“863”、“973”等20余个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公司级数十个奖项。他编写了中国海油5部企业标准,发表论文十余篇。由他主持研究的技术成果在油田转化为生产力,其中聚合物驱油技术在5个油田的30口井实施,累计增油100余万立方米,酸化解堵技术规模化实施12井次,为油田提高采收率作出了突出贡献。

黄运清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气电集团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发电项目总经理

        黄运清2006年10月起担任气电集团中山嘉明电力有限公司发电项目总经理,他工作勤恳、殚精竭虑,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获得巨大提高。公司“十一五”期间入库税收9亿多元,累计利润总额18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6倍多,成为中山市模范企业。黄运清千方百计抓好生产经营,以较少的投入打通公司双向灵活输电通道,解决了电厂的难题。在他的领导下,即便在社会用电量只有平时20%的节日期间,电厂也能正常发电,保证了上游气田的平稳生产。公司实现了两台燃机年发电小时超过5000小时,成为国内实现9F燃机连续运行的唯一一家电厂。2010年,公司的燃气机组实现发电量49.24亿千瓦时,达到全国燃气机组最高水平。

于业茂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溴素厂厂长兼总支书记

        于业茂重视企业管理,坚持把员工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于业茂于2005年出任溴素厂厂长,当时企业严重亏损,破产和重组的谣言四起,人心涣散。上任后,于业茂作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求发展”的承诺,积极与同行协调资源,解决制约企业生存的瓶颈问题,同时狠抓技术管理,大力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上任当年就摘掉了亏损的帽子。经过5年的发展,溴素厂已从亏损133万元发展到实现年利润总额6470万元。2010年,溴素厂提前7个月完成全年利润目标,为海化集团整体扭亏为盈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溴素厂管理体系逐步完善、组织架构日趋健全,企业运营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

张东春

中共党员、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

       2010年,张东春带领员工狠抓生产,用圆满完成原油加工任务的业绩为“海上大庆油田”献礼。他始终把节能减排当成重要工作来抓,主持完善了64项通用制度、87项专业制度,确保完成公司“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张东春积极引导科技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由他主导技术方案的中海油36-1橡胶粉改性沥青成功解决了烟气污染问题;他主持工艺改造后的环保高芳橡胶填充油取得了进入欧盟的通行证;他主抓环保橡胶油生产技术攻关,使该产品单批次产量由1800吨提高到3200吨,产品合格率大幅提高。

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南海二号”钻井平台

         作为中国海油海上油气钻探领域的“尖兵”代表,他们“亮剑”孟加拉湾,克服困难,创造佳绩,被誉为“孟加拉湾的NO.1”,平台照片和资料被永久收藏在缅甸国家历史博物馆。在中国海油“上产5000万吨,建设海上大庆油田”的实践中,在新时期“海上铁人”郝振山的带领下,“南海二号”连续征战几十个勘探区块,共完成72口探井、30口生产井的钻探任务,总进尺突破23万米,为“海上大庆油田”的建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南海二号”先后获得“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先进集体”、“中国海油十佳班组”等荣誉称号,涌现了大批央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海油金牌司钻、技术能手、技能标兵等行业领军人物,成为名副其实的“钻井铁军”。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安装公司“蓝疆”号起重铺管船

      2007~2009年,海油工程公司“蓝疆”号起重铺管船优质高效完成了41个海上安装项目,吊装钢结构物超过40万吨,首次实现了连续百万工时无事故。这艘“旗舰”起重铺管船为中国海油建成“海上大庆油田”立下了汗马功劳,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的安全。“蓝疆”号可谓“节能明星”,例如,对12台工作锚机滑油泵和液压油泵运转方式进行改造,实现了泵的遥控即时起停,每年节省燃油约60吨。该船曾荣获中国海洋石油工业2004~2006年度“先进集体”、“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绥中36-1油田作业区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绥中36-1油田作业区管辖绥中36-1、旅大10-1/5-2/4-2四个老油田,其中包括1个陆地处理终端、13座生产平台和535名员工。作业区年产量稳居渤海自营油田榜首17年,2007年油气产量为558万立方米,2010年达到704万立方米。4年来,作业区深入挖掘油田潜力,实现了原油产量增长146万立方米。坐落在绥中36-1油田的亚洲第一台海上风机,为平台提供了702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在旅大10-1油田实施的我国海上首个天然气回注储存综合利用项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96万吨;作业区还首次实现渤海10台电站成功组网,建成了中国海油最大的海上并网电站。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生产部

        “十一五”期间,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生产部完成了12个新油田项目的投产工作;建成了我国首个海上电力组网项目,带动经济效益以百亿元计,获得总公司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二等奖;建成90吨轻型可搬迁修井机;首次利用国产长距离软管输气,每天释放500立方米原油产能;大力开展LPG(液化石油气)回收、天然气综合利用、污水回注等节能减排项目,累计完成措施节能量35万吨标煤,先后被评为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广东省、湛江市、总公司节能减排先进单位。

中海化学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选矿车间

        大峪口磷矿普遍为中低品位胶磷矿,是世界上公认最难选的磷矿之一。为攻克这个世界选矿难题,2003年,大峪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以选矿车间为主体的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攻关小组。选矿车间全体员工勇挑重担,从矿石性质、磨矿条件、药剂选择到浮选工艺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成功找到一个降镁的新方法。2007年,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为大量开发利用大峪口地区丰富的中低品位胶磷矿资源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并为开发其他地区类似磷矿资源提供了方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钻井部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钻井部创造了“优快钻完井技术”,被誉为“中国海油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打造了一批开启渤海复杂河流相油田的“金钥匙”,并陆续在全海域适用的地方重点推广。4年来,钻井部优质高效完成钻井724口,每年工作量占总公司相关专业工作总量的60%以上,为渤海新增储量9.3亿吨,30个开发油田产量均达到设计产能的1.5倍以上,仅2010年就多贡献产量300万吨。钻井部创新执行ODP(油田整体开发方案),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渤海不同油藏开发的配套钻完井技术管理体系;践行“三约”理念,形成了具有渤海特色的新型钻完井项目管理模式。

中海石油炼化与销售事业部惠州炼油分公司设备管理中心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钻井部创造了“优快钻完井技术”,被誉为“中国海油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打造了一批开启渤海复杂河流相油田的“金钥匙”,并陆续在全海域适用的地方重点推广。4年来,钻井部优质高效完成钻井724口,每年工作量占总公司相关专业工作总量的60%以上,为渤海新增储量9.3亿吨,30个开发油田产量均达到设计产能的1.5倍以上,仅2010年就多贡献产量300万吨。钻井部创新执行ODP(油田整体开发方案),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渤海不同油藏开发的配套钻完井技术管理体系;践行“三约”理念,形成了具有渤海特色的新型钻完井项目管理模式。

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肥一部尿素四班

        化肥一部尿素四班在班长陶增涛的带领下,始终贯彻班组学习理念,并把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心倾向于工作实际,班组员工在设备结构、原理、故障判断方面的技能均不断提高,处理突发状况时也能做到有条不紊。2010年,班组员工全年巡检发现设备问题27次,班组操作事故为零;进行了5项重大作业,通过对作业风险的辨识有效控制风险,员工的责任心逐步增强。班组工会小组还开展了“一帮一”活动,使员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附录2

心怀若海缚油龙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心怀

      初遇周心怀,无论如何都不能把眼前这位才40岁出头的“年轻人”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级的科技专家、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总工程师画等号。人们多这样认为,一个带着地质勘探研究团队踏勘渤海,近10年间发现30多个油气田、获得20亿吨石油地质储量,为我国建成“海上大庆油田”贡献1000万吨油气产量的“找油将军”,一定是一位满头华发的长者。

他被称为“娃娃经理”,却有着“将军”般的风采

       20年前,高中毕业时,周心怀和他的一位同学约定:“我搞石油,你搞航天,我要为你们提供更多的能源支持。”从那时起,周心怀就把这一约定立为报国志,梦想着像老一辈石油工人那样,敢于挑战未知的地下领域,为国家找到更多的油气资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1996年,经过7年刻苦的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的周心怀热情满怀地来到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施展他的才华,实现他的报国梦。

      2000年,渤海油田新一轮的勘探开发热潮悄然拉开了序幕。辽东湾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地质构造复杂,而且勘探工作已经沉寂了10年。谁当项目经理呢?

      要担当这个项目队的经理,必须技术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才能带领团队攻坚克难。勘探开发研究院领导班子慧眼识才,大胆起用年轻人,将这副重担交给了周心怀。此时的周心怀参加工作仅仅三年多,年龄只有29岁,人称“娃娃经理”。

    “ 娃娃经理”能在10年“颗粒无收”的辽东湾找到油吗?许多人替这个“娃娃”捏了一把汗。

     周心怀非常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他知道要在这片已经被人勘探过的区域,找到新的发现,就必须创新,开辟一条新路!面对领导和同事们期待的目光,周心怀带着他的勘探团队,一头扎进了资料堆,学习总结前人的勘探经验,结合扎实的基础研究工作,反复研究,终于找出了辽东湾区块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唤醒了“沉睡”10年的“黑美人”。

     曾被宣判“没有商业开发价值”的金县1-1构造,外国公司在那里花了10年时间,砸下5亿美金,却无功而返。周心怀不信这个邪,他对这个构造的资料仔细研究后,发现了细微信息显示,果断决定勘探新的层系,最终揭开了这个1.6亿吨大油田的面纱。

     通过对地质情况不断地创新认识和勘探团队6年的共同努力,他们在辽东湾共发现了11个油气田,获石油地质储量5.3亿吨,占同期渤海油田勘探发现的87%,为建成“海上大庆油田”贡献产量500多万吨。

     周心怀被称为“娃娃经理”,其果断的作风却有着“将军”般的风采。2008年春节,秦皇岛35-2油田到了发现的关键时刻,他和研究人员24小时驻守机房,海上不断传来钻探数据。然而,初步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原来预测的油层变成了水层。就在大家一蹶不振时,周心怀却果断地建议:试油!

      海上试油成本高、风险大。尽管判断有依据,但周心怀还是不放心。万一判断失误,个人名誉受损是小,国家就有可能痛失“一个大油田”。经过几昼夜的煎熬,试油结果出来了,日产189吨,是一口高产探井。这口井的成功钻探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一批高产油田群的大门,渤海油田又收获了2.3亿吨的地质储量。

他用“心”引领了渤海油田的大发现

      有人说,勘探研究工作艰苦、枯燥、乏味。可周心怀却认为:“勘探工作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探索和追求地球的真实,尤其当预测与发现愈来愈接近时,那种快乐溢于言表。”

      渤海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复杂得就像一只掉在地上的破碎盘子,又被人踹了两脚。因此,找油、找大油田的难度非常大。

      而周心怀始终坚信“只有想不到,没有干不成”。一位地质学家曾说过:“头脑中没有油,肯定找不到油;只有头脑中有油,才能找到油。”

      但从“头脑中有油”到真正找到油,需要坚定的信念、不囿于传统的创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量细致的基础研究工作。还在石油院校读研究生时,周心怀到野外进行地质调查,他趴在石头上观察、描述、取样,半年时间磨破了5件夹克衫。从1996年踏进渤海的大门,周心怀几乎天天跑档案馆,用了三年多时间,也就是在他当项目经理前,把渤海油田40多年来打过的700多口探井仔细研究了一遍。几年来,他刻苦攻关,用“心”踏勘了渤海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反复琢磨地下的断层、构造、河道与三角洲,为后来的地质认识创新夯实了基础。

      周心怀在虚心学习、大胆否定、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创新了7项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引领了渤海油田的大发现。

      他率先建立了“集束勘探”的技术组合,直接推动了渤海旅大10-1等亿吨级油田群的高效发现。

      他提出了“断裂与岩性的耦合控制花岗岩潜山油气成藏模式”的新认识,发现了中国近海最大的亿吨级潜山复式油气藏。

      他创新了“压扭断裂带张性调节断层主控油气运移的成藏模式”,发现了上亿吨储量的金县1-1油田。

     他建立了“新近系极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推动了黄河口渤中28-2S等亿吨级油田群的发现。

     他的“辽西郯庐走滑体系及富砂机理”创新认识,使渤海最大的轻质油田——锦州25-1亿吨级油田勘探评价成功。

     他重新认识了“郯庐莱州湾段演化规律及油气富集模式”,带动了垦利10-1亿吨级油田发现。

     他创新提出“陡坡调节带中深部优质储层发育模式”,促进了秦皇岛29-2等亿吨级轻质油气田群勘探发现。

      在个人得到锻炼与成长的同时,周心怀十分注重培养和打造一支敢打敢拼和勇于创新的勘探研究团队。在渤海油田实现3000万吨的过程中,周心怀适时地提出了年轻人“带压”成长模式、“导师考核”培养制度、青年技术比武等一系列措施,使一批青年勘探研究专家脱颖而出,其中十多人获得了省部级荣誉称号,两人连续荣获“中国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2011年,渤海辽东湾勘探项目组被推荐进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名单。(记者 白华)



分享到:

亚欧能源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1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能源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能源网